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五、说设计
1、导入新课。
2、整体感悟
精心利用教材,这是阅读教学的辅肋。教师将全盘讲授变为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点拨要害,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全盘托出,而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1)我对珍珠鸟的爱护表现在两个方面:精心设置环境;不加干扰
(2)小珍珠鸟对我的态度变化过程:怕人——胆大——放心——信赖
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学生从中归纳出了要点。这样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课堂就会意趣横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满活力。
3、讨论质疑
设计讨论质疑这一环节,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比较、思 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积极思考、独立深究、善于发现、敢 于质疑,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的讨论,可从突破重难点入手,设计一些讨论材料。
(1) 作者是如何状写珍珠鸟的外形的?在状写时采用了什么方法?
(2) 作者抓住珍珠鸟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找出本文的主旨句,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4、课外拓展
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的《咏燕》诗:
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
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
唐代诗人杜甫《三绝句》诗: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5、练习设计
设计弹性选择作业,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有限范围内自由选择,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必然会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作业分为课内外两类。
一、课内小练笔:对你熟悉的一种动物进行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描写,
二、课外小练习:搜索记忆仓库,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动物的诗歌。
搜集古今中外有关鸟类的诗文。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