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 导入
从经典古诗中体会意象的主观色彩。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归纳: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归纳: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归纳:心苦而雨寒
蒋捷《虞美人?听雨》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
二、 解题
当我们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的时候,会获得哪些信息,会有哪些想法,会有哪些问题?
1. 是谁在听?听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 “冷雨”是本文的一个核心意象,作者为什么要写“冷”雨?是怎样来描写的?
3. 在冷雨中,听者听到了什么?
三、 进入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美。
1. 自由诵读。
2. 学生大声地、声情并茂地读自己喜欢的语段,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
a再现情景b赏析手法c 品味语言d体味情感
3. 引导学生鉴赏语言,体味意境美
a句式特点 b 修辞手法 c关键词句 d朗读吟诵(美读)
语音的轻重 语速的缓急 断句、停顿
当我们恋恋不舍地从《听听那冷雨》的艺术世界里走出的时候,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冷雨”,请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口头描述“我心中的冷雨”。(提醒学生既要深刻感悟文本,又要紧扣活动要求中的关键词——“我心中的”,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四、 作业
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