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 教学过程

1.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播放古乐《高山流水》展示古代山水画图片。

教师导入: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现着东方艺术的崇高审美理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了解中国古代山水。

2.知识探究(分三部分:自主阅读、画法分类、艺术特点探讨)

(1)自主阅读。找出古代山水画的发展线索;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作品。

*学生说说古代山水画发展概括

*提问:你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作品是哪一幅?

*生答:……….

*教师引导: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暂且保留自己的观点,学习结束后我们再作定论。

这个环节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

(2)古代山水的画法分类

古代山水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山水。

*教师简单介绍浅绛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然后让学生就课本中的作品进行归类,并提问。

(3)如何欣赏古代山水?(古代山水的艺术特点)

结合多媒体,边欣赏、边分析、边提问、边小结。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三大题材之一,前面四节已经学习了人物、花鸟,介绍了欣赏中国画的基本方法,所以这一节我抓住几个不同点进行分析:1.意境;2.笔墨技法;3.空间布局;4.其它。这一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

A.意境赏析

*对比花鸟画和山水的意境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回顾来说明山水画的借景抒情与花鸟画的托物言志是一脉相承的。

*对比不同时期的作品对意境的不同追求

北宋的作品着重与山川景物的描绘,追求“身临其境”的意境。赏析范宽《溪山行旅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南宋突出表现在追求诗的意境,赏析马远《踏歌图》。

元代的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更强调主观抒发与个人风格的创造。赏析倪瓒《渔庄秋霁图》。

>>《《中国古代山水》说课稿》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大考吧]www.dakao8.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不同的画家对意境的追求和表现也不同。

思考:从《雨余柳色图》和《千里江山图》的不同意境猜猜画家的性格、经历有何不同?

B.笔墨技法

古代山水画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表现程式:

通过多媒体简单介绍山水画的画法步骤:勾、皴、点、染。

介绍几种基本的皴法:折带皴、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多媒体展示相关的作品.

提问:画家运用了哪些不同的技法来描绘不同的景物?(让同学们进行分析归类并体会不同皴法表现出的山体有何不同)。

C.空间布局

这是中国画最有特色的地方。我采用对比法,把油画的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出它们的不同点,找出国画的空间布局的特点。

油画使用固定透视,而国画使用散点透视,用以大观小的方法,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景物融汇在同一空间内。

欣赏《千里江山图》。通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山水画独特的空间布局,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 留白

欣赏《寒江独钓图》、《雨余柳色图》

提问:画家是怎样表现水的?

提问:人物、花鸟有留白吗?西方的油画有留白吗?

通过提问分析使学生理解山水画中的水、云、雾常常用留白的手法来处理。这种富于想像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古代审美情趣的体现。

E. 随类赋采

采用对比法:同时展示油画和古代山水画

提问:油画和中国山水画在色彩的处理上有何不同?

这几个环节的知识性较强,单纯欣赏会枯燥乏味也学不到知识。我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整堂课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进行探究学习。另外,我还通过问答加分的形式激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欣赏课的枯燥乏味,收到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 学生小结,教师总结。

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说说通过学习后,对中国山水画的态度看法。(允许学生保留个人观点)

教师总结:肯定本节课的学习气氛、学习成果,激励同学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