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十送红军》,导入新课。(并展示图片毛泽东等爬雪山的情景)

以音乐和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二)讲授新课

第 1 时 段

导入新课后,展示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完成问题,教师随堂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出示(导学提纲)

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历经哪些艰难险阻?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哪里看出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3、简要谈谈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并说说什么是“长征精神”?

第 2 时 段

学生通过自学,围绕着“红军为什么要长征?”这一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教师参与探讨,引导学生回顾“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蒋介石的内外 政策;其中有关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可让学生阅读课后材料解析题【P22】加深理解这一政策之实质。然后教师简要归纳: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 内”政策,以“安内”为借口,对日本侵华妥协退让,却集中力量“围剿”红军;进而启发学生分析比较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情况以及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的原因。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实现双主体。 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第 3 时 段

关于红军长征历程,课堂中开展题为“我心中的‘长征风采’与你分享”活动,让学生结合教师所展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及播放的红军长征视频剪辑材料,自由发言、谈谈长征轶事。

多媒体演示,使抽象内容直观化,降低了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

然后教师简单概述长征的路线及其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尤其“遵义会议”。经重点讲解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化理解,(教师出示“案例分析”)指导学生结合阅 读材料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遵义会议的内容、会议前后红军长征截然不同的状况,突出强调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突破这一重难点。

材料实践演练,理性思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出示“案例分析”

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 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其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 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评的地位,他再也 不能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四:1935年2月上旬,中央给陈毅等人拍来电报,大意是:中央政治局开了扩大会议。博古等负责同志的单纯军事观点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这次行动他 们负责。这是严重的失败,但不是政治路线的错误。对于中央的电报,当时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过去的错误的确不是政治上的错误。陈毅说:“我的看法不 同。他们在遵义会议还不能提政治路线,提政治路线党要分裂的,只能提军事上错了,博古错了,让博古下台,这样全党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完成长征…… 中央主要是政上的错误,政治上的错误导致了军事上的错误。”

---《三年游击战争》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