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说教法
1、由果溯因法:
本文高潮部分是"怒沉百宝箱",抓住这一高潮,启发学生思考:十娘为何要"怒沉百宝箱"呢?而后又为何"投江自尽"呢?她一定得死吗?从而引导学生为十娘重设结局,然后从环境、人物、情节等多个角度探讨得出"十娘必须死"的结论。
这种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2、问导法:
提问导读,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点亮智慧的火花。
三、说学法
合作探究法:发挥集体智慧,分组讨论,自主质疑,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惑。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探讨中心:十娘必须选择死吗?
在文学的殿堂里一路走来,我们目睹了中国女性太多的爱情悲剧,你能说出哪些例子呢?
(学生回答)
归纳: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祝英台泪洒黄泉路,林黛玉魂归离恨天,琵琶女独自守空船,就连容貌一般的祥林嫂也逃脱不了被卖改嫁的命运……
如今才貌双全,聪慧绝伦的一代名妓杜十娘苦心经营,追求真爱,没想却被最信任的人抛弃,转卖为区区千金,她愤怒了,绝望了,怀抱百宝之匣,奋身投入那滔滔江水中!我们赞叹她那惊世骇俗的壮举,我们惊诧于她那旷古绝今的坚毅,然而我们也不无疑惑:十娘一定要死吗?
(二)学生为十娘设计新的出路:(自由发言)
(也许学生的设计极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十娘的同情,结局设计得过于理想化,而欠合理性)。
(三)层层设问,启发学生从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探讨"十娘必须死"的原因。
1、从情节入手分析
思考:①文中一共写了几次"百宝箱"?请分别找出来。(课件显示)
学生回答:
第一次:当李甲为十娘赎身时,四处奔波借债,十娘拿出了"私藏碎银一百五十两"。
第二次:当十娘与李甲告别众姊妹上路时,姊妹"送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
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为盘缠愁闷时,十娘又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
第四次:十娘得知被卖后,悲愤交加,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抱持宝匣"投江自尽。
②为何前三次十娘都没有说出百宝箱的秘密?
--学生讨论明确:十娘在风月场上阅人无数,多留了个心眼,试探李甲的诚意。
这八年的风尘生活,她见过太多达官贵人的虚情假意,甜言蜜语,也见过太多王孙公子、珠门侯富的薄情寡义、挥金如土,她把这次爱情看成是脱离苦海的孤注一掷,她能不小心谨慎吗?她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她呼唤一种不为物欲和利害关系所左右的人际关系。
也许早点透露百宝箱这一秘密,李甲也不会为区区千金而动心,十娘也不至于要沉百宝而自尽了。可见,课文情节的设计让十娘非死不可。
2、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
思考:如果没有"风雪阻渡,江上放歌,引来浮浪公子孙富"这一偶然事件,十娘又有万金之资作家底,她和李甲会生活得很幸福吗?
讨论明确:不会。
(1)因为李甲有着太多的弱点
A、李甲用钱"撒漫","大差大使"
B、有心相好却无长久打算
C、李甲贪恋十娘美色,并未真正了解十娘所追求的"两心如一"的爱情。
D、过于愚蠢、懦弱:轻信小人谗言,对于十娘的从良,一直采取消极态度。
而十娘与之相比更显性格的优点:
A、有长远打算:苦心经营,细心积攒
B、聪慧:逼鸨母成全自己从良;有意考验李甲
C、刚强、坚定:以死威逼鸨母遵守承诺
D、忠贞:对李甲的感情坚贞不渝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