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说教学程序

以本课知识结构图让学生从整体把握相关主要知识

(一),朝花夕拾(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5-20分钟)

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归纳后教师小结,补充,按三大产业的知识内容分别由学生谈要点后逐步解决,对重点知识教师作适当解释

1,本课的基本概念

①三大产业 ②国民生产总值 ③国内生产总值 ④农业 ⑤工业 ⑥第三产业

2,基本原理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③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3,教师讲解复习本课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2),三大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3),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跨学科能力渗透结合点:

1).通过经济学农业中的有关知识渗透历史学科中关于农业的历史发展的有关内容,历史土地制度的有关评价等内容;渗透地理学科中比较各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差异性等内容.

2).通过经济学工业中的有关知识渗透历史学科中关于工业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启示等知识;渗透地理学科中关于工业的布局,世界各国工业的特点等知识.

3).通过经济学农业中的有关第三产业知识渗透历史学科中关于第三产业的起源,各个时代的特点等知识;渗透地理学科中世界各国有关第三产业的民族习惯,风土人情等知识.

(二)高考回眸(6分钟)

以2005全国文综卷中的"三农"问题考题进行讲解分析

(三),书山有道(解题思路,复习策略)上(6分钟)

审题时,一要审材料,二要审设问,要从设问中找到答题的角度.组织答案时,一要根据设问要求对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加以归纳,概括,总结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二是结合表中所显示的信息,联系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回答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

三农问题要密切关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税费改革等问题

注意用联系的学习方法:"新型工业化""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其他专题相结合,如"宏观调控""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

(四),走近热点(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热点点击)(5分钟)

背景材料1: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背景材料2:我国28个省份明确免征农业税 8亿农民受益:一是积极实施了"三减免三补贴"政策;二是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等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出台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认真落实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背景材料3: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摘自"十一五"规划)

为介绍学生相关网站,关注热点

(五)蚂蚁搬家(精典题训练)(3分钟)

学生做巩固练习:考点训练八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