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四部分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过桥》

1.请一位同学上台,蒙住眼睛,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试着通过一段有障碍物的路段。

游戏后,立即采访参加者有什么感受,观众又有什么感受。

2.再次重复游戏,允许一位同学对参加者进行提示。游戏后再次采访参加者有什么感受,观众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两组相同的游戏,参加者与观众之所以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第二组游戏时,人与人之间积极的交往带来了语言和动作的沟通,解决了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看来,乐于与人交往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益处。

接着学生讨论积极与人交往的好处,教师概括: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即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那么交往有什么重要性?与他人交往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的意图:

通过学生喜欢参与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初步感受交往的重要性,即闭锁心理的危害,在游戏中体验感悟从而认识到个人离不开群体的道理。由此导入新课。

(板书:第五课 让我们同行 乐于与人交往)

活动二:测试分析

1、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孙晓的故事,思考:自己有孙晓的情形吗?下面请学生来做个心理小测试。(多媒体课件出示心理测试题)

学生做完后老师公布记分的规则:4、9、11、18、22、27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其他的是记1分,否记0分0-9分你没有闭锁心理;10-20分你 存在一定程度的闭锁心理;21-28你存在严重的闭锁心理,不管测试的结果怎样,老师都希望你能从帮助孙晓的过程中得到启示。)

2、孙晓的这种现象如果不设法调整,继续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孙晓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

(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代表发言。

(板书:一、闭锁心理现象的危害)

(2)、教师归纳总结:这种现象继续下去会使人产生极大的孤独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严重的会厌世轻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给小学的好 朋友打电话倾诉苦闷。②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听听喜欢的歌曲。③与成年人交流,寻求帮助。④看些有关青春期方面的书籍。⑤开放自我,真诚、坦率的把自己展现 给他人。⑥尽量缩小与同伴间的差异。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最关键的是与人交往,交往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设计的意图:

通过心理测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闭锁的现象,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通过分析闭锁心理的危害及对此心理的一些调控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自觉性。

(板书:二、交往的作用:1、交往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活动三:表演小品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一目第三◎的漫画,根据漫画编故事、演小品。

2、根据小品情节思考问题:

①你喜欢哪个故事描述的情景?

②两个故事中的同学分别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形成他们不同性格的原因是什么?

③你愿意和他还是她交朋友?为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请三名同学回答。

教师概括总结,在交往中应该热情、大方、开朗,主动去交往才能共享交往的快乐,如果你整日沉默寡言,别人不愿意打扰你,当然就很难和你成为朋友,由此可见友谊的建立需要交往。

设计的意图:

采用学生表演小品的形式,是为了创造了丰富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体现了直观演示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交往的重要性及 闭锁心理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体现讨论式教法和学法:体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精神。通过讨论对比两组小品的情节,再次增强学生与人主动交往的自觉性。

(板书:2、交往有利于建立友谊)

活动四:阅读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四◎第一个◆小雨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小雨担任组长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

(板书:3、交往有利于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2、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四◎第二个◆李政道的故事,思考问题:

①李政道所在的大学为什么每周要为教授提供三次共进午餐的机会?

②通过交往我们可以有哪些收获?

分组讨论,教师加入人数少的那组讨论,听取学生的见解,提供自己的建议。

请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在交往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启发和拓展自己的思维,汲取他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促使个人进步,获得事业的成功。

(板书:4、交往有利于个人进步和事业的成功)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