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6、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彩笔、剪刀、胶带、打击乐器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听音乐感知节奏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联想创造法:在音符形态的基础上进行联想,运用各种图形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由图形组合成的音符,并且每组图形有相同主题,互相关联,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3、对比欣赏法:在辨别不同音符的形变绘画中,把不同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请他们从中找出同类的作品。主要是从色彩、创意、构图等方面进行对比,在学生对音乐的形成认识过程中,加深对音符的印象,音、美两科相辅相成,互为辅助。
4、讲授法:在为绘画作品分类时,要使学生明确音符的时值长短,以便于节奏类型的归类。
在教学中我们还运用了学科交融法、兴趣引入法、理性到感性再到理性等方法 。
四、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本课的设计和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音乐的旋律、理解音乐的节奏等要素,通过联想、组合等美术手段来再创造音符,从而认识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流程
1、新颖的题材赋予更深刻的人文性。
在课程设计上,《美丽的音符》摆脱了旧的教学模式,不再以单纯的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把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渗透到“美丽的音符”这个人文主题 中,让学生始终围绕“美丽的音符” 这个人文主题展开轻松愉快的学习。小学生特别喜欢音乐,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因而在教学的初 始阶段我首先播放歌曲《清晨》,通过歌曲中的描述,让学生一下子就沉浸在曼妙无比的艺术氛围中,仿佛亲临其境,随着天籁般的歌声和优美的旋律融化在艺术的 殿堂中。接着教师用拍击节奏的方法引导学生渐渐说出音符的种类、写法、节奏等,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课题“美丽的音符”。让这段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艺术课程中 的人文性目的,即用艺术的感人形式、丰富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