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说学法:

大纲要求:“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叶老也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学习指导和能力训练上,我的做法就是“导读为重,理解为主,训练为辅”。

(1) 速读课文,习用圈点、勾画、批注法。

(2) 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朴素美的含义和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3) 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

四、说教学程序:(安排一课时)

(一) 本课的课堂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伟人,你死后希望自己的坟墓建成一个什么样子呢?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回答)

那么,作为一代伟人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墓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板书课题),看看在他笔下“托尔斯泰的墓”是不是最美的。

导语的设计不仅在于激趣,还在于激思,激情,而且应争取学生的参与,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激活他们的思想,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本课的顺利进行作准备。

(二) 交代学法:

此前已有有关的阅读知识作铺垫,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勾画、批注、质疑、讨论等方法,把握课文,达成目标。

(三) 自读指导:

1、诵读指导:

学生齐读课文。

(1)解决生难字词。

(2)感情基调。

在朗读中,注意体味作者语言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中渗透的感情色彩。

诵读的目的在于激情,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作者包含的深厚的感情。其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进行阅读理解关键环节。

2、整体感知,概括要点:

整体阅读是进行阅读理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基本意图与大体走向,概括要点,语言要简明,如文中有现成语句,可借助有关词语概括;如没有,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因此,我打算采用问导法与点拨法,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 文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点拨:朴素。

(2) 托尔斯泰墓具有哪些具体的特征?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描写的?

点拨:没有: 十字架 墓碑 墓志铭 名字

只有: 小小长方形 土丘 鲜花

没有: 好奇(破坏宁静)

只有: 敬意

对比手法。

(3) 为什么说朴素是最美的?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不要求答案统一。

3、辨别筛选,提取精要:

这一环节,我打算采用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即让学生自由的进行阅读交流,勾画,找出相关的语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 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点拨:学生找出后,全班齐声朗读。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反衬出墓地的宁静。托尔斯泰墓周围的自然景物与其他墓地的奢华装饰形成对比,更显示了坟墓的朴素。优美的自然景物也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增添了温暖、优美的色彩,使读者不仅受到“严肃”,更感受到美好、动人。

(2) 筛选并概括作者对托尔斯泰墓的评价的句子。

点拨:托尔斯泰墓是作者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中最宏伟、最感人的,它的逼人的朴素引人敬慕、感人至深。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