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 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
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实施朗读训练。
1、 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引导学生以作者之心感受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
2、 读出感受
本文的朗读基调确定以后,还要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去朗读,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来,便会进一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3、 读出节奏
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和重音的体现等,通过节奏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训练中,我先把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 学生,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对某些特殊句式,则先让学生讨论其读法,再去揣摩感受,怎样读才最能够体现出文章的感情。
五、 教学媒体的使用
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宇宙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因此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那么我们应不应该爱大自然呢?(生 回答:应该爱)对,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台湾女作家简祯的散文《夏之绝句》,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 的奥秘。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蝉的画面,并配有蝉鸣,使学生的情绪氛围进入到作品的氛围当中,并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二)、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
1、配乐朗读,激发兴趣。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2、通过预习及听朗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包括课文内容、作者及作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3、教师补充简介作者、作品:
简媜,本名简敏媜,1961年生,台湾宜兰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创办大雁出版社。
她的风格力求多变,推敲形式,斟字酌句,糅合抒情菁华,能于饭蔬饮水洞见生命底基,于寻常花草窥视天堂之钥,被誉为台湾散文第三代传人,人称有“奇侠”风骨的女性作家。
她的散文随笔集有:《白蛇三叠》、《浮尘野马》、《孤寂》、《喝眼前的酒》、《那人走时只有星光送他》、《栖在窗台的白鹭》、《水问》、《一竿冷》、《一口闲钟》、《红婴崽》、《四月裂帛》、《美丽的茧》等。
(三)、熟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小组讨论:编写文章结构提纲,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找学生回答:夏天像一首绝句——久违蝉声——蝉声把我带入夏季——把我带入童年——捉蝉、玩蝉、听蝉——中年听蝉——晨间、午后、黄昏——蝉声——了却忧虑;徒留惆怅、感伤;是生命之歌;依旧像一首绝句。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